從松本城走到旧開智学校約1km,路途上依舊一直出現指示牌,不怕找不到,
到旧開智学校前先經過現役的開智小学,偷看偌大的校舍與操場,
聽說日本學生壓力很大,至少有玩耍時間,已比香港學生每天補課TSA幸福了。
感慨過後,剛好繞到旧開智学校,藍白色和洋夾雜的造型,十分可愛,
旧開智学校建於明治早年,大概是為要維新而大興辦學,
用了90年才遷至新校,現在以博物館形式展示當年小學生活。
門票¥300,入口換鞋處有coin locker,拖鞋印上「重文開智」字樣,十足漫畫設定,
1F還原了一間舊課室,坐在小小的木製桌椅,看遊人來了又去,幻想著明治時光,
也許看起來太呆,有位日本義工來講說,無奈言語不通,只得到這裡有百多年歷史這情報,
除了各課室展示的教學用品,走廊門上精緻的雕飾、通道間的古典吊燈、放在一邊的布藝沙發,
每一部分都漾溢著昔日的氛圍,同時感受到當初辦學者對教育所傾注的愛。
Bonus track
旧開智学校斜對面有一楝小小的藍色房子,那是建於明治22年的西洋建築──旧司祭館,
算是個小展館,免費放開,雖說是西洋館,卻很有殖民地色彩,值得繞道過來一看。
向車站方向走,重回田川,邊上是商通街──繩手通,路口放了一隻大哈蟆,自不然地想到自來也,
早前經過時店舖未開,接近中午終於有點人氣,大都是當地人通過,不若高山那種遊客街,
途中遇到拍攝,一不小心舉了機,立即被罵,不知是否被發現是外國人,事後反而是對方Sumimasen。
店舖不及田川吸引,走著走著就上了橋準備離去,
誰知在橋上拍照間發現一家放了滿窗陶瓷的小店,立即掉頭,
結賬時店家說了一段日文,只得以「sorry, i dunno Japanese」回應,
叔叔聽罷邊抽出英文版的繩手通介紹,邊以英文搭訕,
這條看起來一點也不touristy的小街竟有外語解說,實在喜出望外。
逛街和亂走多花了時間,忽忙回到車站,趕不及進店用膳便隨便買些點心當午餐,
月台地面的指示看不明白,隨口問旁人,神奇地能以英語輕鬆對答,對此地的好感又上升一級。
最後,還是那句:大推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