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作者以後...

英文不好的原故,結果還是找來《六個尋找作者的角色》的中譯本看,比想像中要簡短,故事也比很多別的得獎作品易明﹝至少表面上如是﹞。

讀畢的第一個聯想是《蘇菲的世界》,跟《蘇菲》裡角色逃出故事相反,六個角色走到人前,渴望得回故事,得到永生。假如能串聯起來,六個角色最終得到作者,得到故事,以至成為不朽的名著,最終卻厭倦了悲劇的無限輪迴﹝永劫回歸?﹞而選擇從每一個觀者之間逃出,多有趣。

回到《六個尋找作者的角色》本身,看起來就像是「誰是誰」的探討,角色性格和命運都是既定的、不變的,一旦得到面世的機會,就會成為某種永恆,反而現實的人卻如故事中所說的「今天是這個形式,明天又是那個」。那麼,到底是角色還是現實的人比較真實?

年紀小時也曾覺不忿:明明我是個真正存活的人,死後十年二十年以後就失去了一切存在的證據,而茱麗葉不過是個虛構人物,卻可被記住至人類文明完結,那時甚至想我也該寫部甚麼大作留存後世。後來對於「永生」愈來愈反感,反而替角色們的重播感到可悲,變幻的命運可是人類生命其中最可愛的成分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