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ter the lesson (29 Jan)

過去
上週未的堂上作業是畫出記憶最深刻的居家,自聽到老師描述的那句「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地方」後,人便陷入了一陣沉思。

「沒有甚麼是能永遠記住的。」這是當下一刻的難過。那個重要的地方,那些寶貴的回憶,早就預備好,只是每次審視回顧,總發現嚴重的記憶流失。

回憶之地共有三個場所,在第一次搬走以後的幾年內,逐漸忘掉第一家的裝潢,第二次搬走時,也心知無法永遠記下那個地方。近年,每當想要記起第二家的房間時,卻總是出現第三家的間隔,欲回憶第二家的陽台時,偏會出現第三家的廚房,至於第一家,甚至已經不敢回顧,唯一的印象,是一座比回憶要小很多的石像。

所以,在堂上看到同學畫上空的了的地方時,回應是大家的記憶都不很完整。比之畫出來的地方,空白了的房間給我的感受更深。當空間都變成片段,然後每個當事人擁抱著零碎的部分,向世界說著自己以為最完整的故事,我正為被遺忘的章節默言。

現在
也許是例子的引導,也許是新不如舊,似乎同學們說的都是過去了的地方,當時心想有幾多人會說是等下回的家?

回憶是珍貴的,一去不返的日子是最值得懷愐的,即將要清拆的舊建築是需要保護的。只是,每一個現在,也終於會成為過去呀,為甚麼不在擁有時珍惜,卻要在遺忘中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