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斯七天爛仔團】Bay of Fire:在世界第一的旅遊點吃最新鮮的pacific oyster!

Bay of Fire的誤解

很多人在看到Bay of Fire最有名的紅色石頭後,都以為這是它的名字的由來,
但其實Fire的意思是camp fire(紅色石在塔斯很多海岸也有),
據說最初英國人到來時,看到這裡的原住民在海灘上所起的營火,
因而起了Bay of Fire這個名字。

下次不要搞錯了喔

前戲

往Bay of Fire的路上,導遊稍為兜到路邊的蠔場,
讓大家買新鮮的第一手pacific oyster。

生蠔再貴, 也不及一個檸檬

雖然已開口的生蠔比未開的要貴,但甚麼工具都沒有的懶人們也只能肉隨鉆板上,
不過最貴還是那隻檸檬,一隻索價AUD$1,比一隻未開的蠔還貴!

這是2人份


正餐

不一會就到了Bay of Fire了,又不得不讚澳洲的保育文化,
如此有名的海灘,放眼望去只有那麼一間餐廳,垃圾桶也只在灘外才有,
完全明白作為第一旅遊點的價值。

在唯一的餐廳買了2個burger,加上事先買的2打生蠔,
還有鄰桌的叔叔捐贈的薯條,就是是日午餐,
面對著美美的海灘,食著最鮮甜的蠔,全程至此才真真正正感到享受。

夠爽皮嗎?

作為Lonely Planet選的"hottest" travel destination,
Bay of Fire的美態當然不容置疑,但在這裡一點也不打算寫,
反正google別人的相片一下自然就會一目瞭然,
總之來過以後就會明白,文字其實不太能描述一幅畫。

儘管是盛夏, 水仍是很冷


原來拍Boy band的沙灘MV是很辛苦的

午餐後是海邊漫步,大概是接近南極的關係,水相當冰冷,
不夠強壯就只踼踼水、踏踏浪好了,游泳免談。
沙子的幼滑就跟別的遊記所述的差不多,但大部分旅遊指南都不會說——

吹著(強勁的)海風走在沙灘上,
風沙都打在身上,全面、全身都吃著沙,其實是十分痛的,
特別是逆風時,真的,很 ‧ 難 · 受!

到底吃著有多大的風沙?

 

至於傳說中的紅色石頭,近看時並不會太過驚艷,
反而赤腳在石間爬來爬去比較好玩,好像重回小時候那些野性的生活∩__∩

翻山越嶺才走到的紅石灘

【塔斯七天爛仔團】Legerwood:懷念的方式

看別的local tour,一般都沒有寫Legerwood這個地方,看簡介感覺也是很間場,
但聽過導遊解說,卻覺得在這裡能稍為接近當地的人文情懷,
順路的話,也是一個值得停下車來一遊的地方。

2013-02-07-10-50 Catt Olympus-0556

本來,只是一件平平無奇的事,
從前,在一個地方種植了一些樹來記念戰爭中死去的士兵。

很多年後,樹快要死了,後人不想就此忘本,
用剩下來的樹的軀幹刻成先人的模樣,讓紀念長留下去。

這就是Legerwood的Chainsaw Carvings由來。

2013-02-07-10-52 Catt Olympus-0560

2013-02-07-10-58 Sean iPhone-141

樹雕不多,不到半小時就可以逛完Legerwood,
不過因為雕像大多有地台,當然太陽又不錯,拍照有點困難。

2013-02-07-10-53 Catt Olympus-0563

2013-02-07-10-58 Ally Panasonic-05122013-02-07-10-56 Catt Olympus-0566

2013-02-07-10-51 Catt Olympus-0558  

回想香港,連郊野公園也要打主意,更遑論承傳垂死的生命了。

【塔斯七天爛仔團】Launceston:很local的第二大城

真奇怪,明明是塔斯第二大城,明明也有2-3個「景點」,
明明在Launceston比週日的Hobart遇到更多人,但感覺就是很頹,十足退休生活。

事後分析,也許是這裡的人事物太過日常,日常得來又有點散慢之故。

Cataract Gorge Reserve

Cataract Gorge Reserve

入城後先到Cataract Gorge Reserve,一個在城郊的遊樂區。
有草地、有泳池、有鞦韆、有湖、有不知去到那裡的登山吊車、還有(沒出現的)孔雀。

收工可以這樣玩也不錯吧

對城市人來說, 有這樣的一個近郊遊樂區十分幸福,
看他們的狀況,就像是下班立即來享受一節家庭旅遊般寫意。

他們就這樣跳下去戲水

只是對旅客來說,這個狀況也太詭異了,
看著當地人脫掉衣服就直接跳進湖裡戲水,
還有一輪輪不知會去到哪裡的乾煎吊車,感覺很奇怪。

 

市內

這晚住在Launceston Backpacker,睡過2晚監倉size房後,這裡的房間簡直像ressort了(雖然還是碌架床)

這就是住屋需求?

難得到了城市,當然要到餐館吃飯,導遊安排好住房後就出發,
愈向市中心進發便愈感到不妙,
儘管比街上週日的首府要多人,但那種死城的感覺更強烈,
沿途看著不知有沒有開門的沒人餐館,實在挭不起勇氣進去。

很頹皮的感覺

傳說中的維多利亞式建築?

最終到了似乎還活著的food court,
由於不想再食「西食」,這晚挑了看起來不錯的壽司,
結果,還是很「西」,比明將壽司還惡劣,大概西人真的不太會弄白飯呢(。`Д´。)

唉~~~

猴子公園

決定第二天早上集合時間,導遊給了2個選擇:
a. 提早45分鐘出發到City Park看猴子
b. 正常時間出發到下一景點

對於登高總要跟滿山猴子鬥智鬥力的香港朋友來說,當然是選b,多睡一陣子,
不過似乎導遊先生有點意猶未盡,最終還是帶了全團人看猴子。

那面那隻, 也太大王了吧

就在一個平平無奇的澳洲公園內,住著一家日本猴子,感覺──依舊詭異。

【塔斯七天爛仔團】 Sheffield:尋找陳...世美

一直覺得,跟旅遊節目去旅遊很蠢,
而整個TASSIE的行程中最蠢的事,
莫過於到Sheffield尋找陳先生的塗鴉,還要找不到了。

Sheffield是一個壁畫小鎮(相比Queenstown或Ross,其實也不算小了),位於塔斯北部,
介乎Cradle Mountain跟Launceston或Devonport之間,因此下山後到這裡十分順路。
據說滿街壁畫是當年為救小鎮人口和經濟而發展的旅遊項目,
雖然沒有甚麼浪漫或曲折的背景,但經過三十多年的堅持和經營,也總算是滿有特色。

到這裡的第一目的:午飯。

鎮上的餐館不多,假如看別人的遊記,經常都可看到這店的照片


都是因為它的價錢比較實惠,而且店內裝潢也舒適,很適合旅人中途休息。


被菠蘿吸引,所以點了較便宜的pizza;也點了奶昔,但太稀了

同伴吃的pasta,好像是有點辣;還有affogato,不就是傳說中的西班牙咖啡嗎?


再一次驗證澳洲人(特別是鄉村)是無法multitask的,
點餐必需一個一個來,而且要待前一個的單子都入好後,下一位才能開始點菜。

香港人則是完全相反,午飯時也不忘寫明信片



飯後就開始在街上閒逛,尋找陳先生的世美了
一如其他小鎮,街上近乎是沒有人的。

雖然沒人,但有很多壁畫相伴

2013-02-06-13-26 Ally Panasonic-0432

說來慚愧,陳先生的畫還要靠導遊指點才找到(大概香港人都會來朝朝聖吧)

陳先生的畫就在這個像是展場的草坪上

2013-02-06-14-36 Ally Panasonic-0436
由於向著外面,不是很當眼

相對於其他壁畫的質素就有點抱歉了......

自由時間不多,所以隨便走走便要離去。

烏蠅外傳

離去以前在洗手間門外見到了一隻小壁虎,心想:那些臭烏蠅還不遇上天敵?!
誰知轉眼牠就被一隻中號烏蠅攻擊,夾著尾巴逃回林木間。
澳洲三寶,果真不是省油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