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

上個週末過了深圳大半天,主要為功課而遊覽了錦繡和中華民族文化村﹝不說也不知是兩個園區﹞,由於天氣太熱而又準備不足,認真考察的時間不多,其餘不是納涼就是夢遊。

功課的主題是performance,所以主打看民族文化村的小數民族表演,結果連最大的金戈王朝,看了五場,感覺是:每個小數民族都很有趣,但不是每種文化都有performance的潛質,個人最喜歡的是佤族,比較有原始風味,衣著則愛傣族,布比較少,看似十分涼快。奇異的是,各族的男孩子都很好看,也許南方的男性太過娘娘腔了。至於重頭戲金戈王朝,尚算沒有太虐待動物,雖然雜耍部分不很純熟,但四人交戰也真的很驚險,不知工作人員有沒有買重保險哩?

三分校場?

一路走著,看到很多似曾相識的畫面:秋菊的辣子、始皇陵的秦俑、樂山大佛上的對決、龍門外的客棧...... 電影電視對視覺的影響真的很大,很多地方,先看影像或先到實地的感覺很不同,至少在頤和園或故宮就只有小時候的聯想。

凌雲窟在哪

可惜同伴對手信沒多大興趣,也只看了幾家店子,原先預想會見到一式一樣的中華民族特色紀念品,但比這更全球化的是,還有俄羅斯還是荷蘭的子母娃娃、日本娃娃、印度神佛布簾...... 反而找不到從前好喜愛的雪糕磚。

集合時間前個多小時已離場找冷氣去,到了對面的一家酒店的頂樓餐廳,然後...... 是沒冷氣和沒食物供應的!只有飲料,侍應不停催趕,好像防礙了他的午休似的,改革開放這麼多年,怎麼比廿年前到北京只有烚蛋一樣的!

超累,也要慶祝一下

﹝這次有同伴擔當攝影,自己倒沒有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