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為《屍鬼》的主題是大和魂長久以來的孤獨和無力,看網上的閱後感和有關原著的介紹才知,原來著眼點是本能獵殺的道德對錯,想到結果還是權力與社會規範的辯論,頓時感到枯燥乏味。自然界沒有對錯,然而時代勝利者卻擁有定義一切價值的權柄,所以一旦發明了正義,敗者注定是邪魔外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必然是侵犯「正義」的壞事。
雖然是有別於人類的存在,屍鬼卻脫離不了人類社會的各種制約:他們懼怕宗教符號、需要被邀請才能入室、被吸血者要對首個吸血者唯命是從,象徵性地看,屍鬼是被社會規範異化的具現。喜歡衛斯理的一套:生前是怎麼樣的人,死後也是怎麼樣的鬼,所以平庸的人死了會腐敗,困在規則裡的人死後成了屍鬼,敢於抗爭和不畏孤獨的人則化身狼人。
外場村不論由室井家主持抑或被屍鬼佔領,結果還是一個規條之域,這是群體的特性,老少主持以為屍鬼化可以改變外場村和自身的束縛,根本是妄想。而最諷刺的是,本應是規則保護者的敏夫最終間接助室井父子完成心願:把外場村給毁了;自殺未遂的靜信卻助毫無生存意義的沙子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