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不是甚麼物種,而是甚麼規範

一直以為《屍鬼》的主題是大和魂長久以來的孤獨和無力,看網上的閱後感和有關原著的介紹才知,原來著眼點是本能獵殺的道德對錯,想到結果還是權力與社會規範的辯論,頓時感到枯燥乏味。自然界沒有對錯,然而時代勝利者卻擁有定義一切價值的權柄,所以一旦發明了正義,敗者注定是邪魔外道,他們的所作所為,必然是侵犯「正義」的壞事。

雖然是有別於人類的存在,屍鬼卻脫離不了人類社會的各種制約:他們懼怕宗教符號、需要被邀請才能入室、被吸血者要對首個吸血者唯命是從,象徵性地看,屍鬼是被社會規範異化的具現。喜歡衛斯理的一套:生前是怎麼樣的人,死後也是怎麼樣的鬼,所以平庸的人死了會腐敗,困在規則裡的人死後成了屍鬼,敢於抗爭和不畏孤獨的人則化身狼人。

外場村不論由室井家主持抑或被屍鬼佔領,結果還是一個規條之域,這是群體的特性,老少主持以為屍鬼化可以改變外場村和自身的束縛,根本是妄想。而最諷刺的是,本應是規則保護者的敏夫最終間接助室井父子完成心願:把外場村給毁了;自殺未遂的靜信卻助毫無生存意義的沙子存在下去。

後腿,是用來拖的

當歡天喜地把《彼岸島》硬看到最後一本,以為現代漂流之旅要完結時,才發現一切都是詭計,吸血鬼之王根本就是作者和出版社……看著『彼岸島最後の47日間』大刺刺的印在最後一頁,感覺就如被吸了血般虛脫,第二部的內容是甚麼已經不再重要,只想知道下次大魔王又要給超人多少天,誰會相信在最後說的最後?

回到內容,其實有點驚訝,在二零零x年,竟然還有《漂流教室》調子的書:生存 > 打怪物 > 更奇怪的怪物,一直重複著,即使加入了重口味和奇異的裸露,但也掩飾不了內裡那種cult。故事看似有脈絡,唯每個人的每個選擇總有某種詭異,跳出文本,當然明白那是為了讓故事千秋萬世而下的決定,一旦返回故事,卻弄得彩蛋處處。

例如:吸血鬼陣營有幾個村,冷到本土求救只找來幾個大學生作點心,明明已經前車可鑑,第二次還是找主角們幾個橫看豎看都很肉腳的大孩子。又例如:主持既是混血吸血鬼,應該是跟大魔王同級的,但他連邪鬼都不敢對抗。還有超人的遇弱愈弱、大魔王的自毁傾向、沒變邪鬼卻患上精神病的吸血鬼……

不過要數最煩厭的,是裡面的一句「對不起,都是我(ooxx)害的」,所謂的同伴,就一直互拖後腿:大夥兒一起逃命,有人落後了,一票人回頭救一個人,結果一起身陷險境...「對不起,都是我走得慢害的」...排除萬難,逃走時有人左腳絆右腳,結果再次被逮住...「對不起,都是我不小心害的」...被捉到作人質...「對不起,都是我…」如此無限循環下去,直到連超人都失陷,大魔王就會大發慈悲的多給47天,讓這個遊戲可以持續下去...

換一個角度看,整個劇情都充滿著喜劇元素,但對被吸乾血的讀者來說,還不如早點給個解脫。

在千篇二律的神魔大戰間,還有甚麼需要辯護?

正邪大戰,向來有兩個版本:
1. 絕對的惡要壓倒善,勇者們為神聖而戰,最後邪不能勝正
2. 勇者最終發現原來一切都是某個陰謀,結果為對抗幕後黑手而掀起最後高潮

最近看完的《惡魔辯護所》屬後者,原惡魔為人類的枉死辯護,本來算是較新穎的題材,但自從女主角出場,進入了主線後,不論是人物性格、情節、畫面和結局,都變得似曾相識,哪些敵人將會成為同伴,大壞蛋的苦衷,惡魔和蘿莉的組合,一切都在預期之內,如果沒有《龍珠》的無限復活,大概它最後的人人起死回生藥也算是一個特色。

也許是故事不長和最近工作太閒的關係,總算把一百話看完,談不上好看不好看,如果要比較,《黑貓》算是這類眾家之大成的佼佼者,至少它的致敬對象都是當代巨作,說是公式天書也不為過。《惡魔辯護所》除了《暗黑破壞神》的暴虐天使觀和迪奧面孔的boss外,其他設計就跟千千萬萬個剛從同人作者升級成漫畫家的作品,連出處也不值一提。

一萬部神魔大戰,五千部魔鬼是邪派,四千九百九十九部神是幕手陰謀者,曾經有一部,探討過當中的二元想法,歸根究底,是地平線上每天發生的種族矛盾,類比天使是胡圖族、魔鬼是圖西族,原定的正邪辯證頓時失去踪影,剩下的就只有某條不能踰越的想像界線,如同魔王向美神的質問:結果所做的還不是跟神一樣,為保護族群的福祉而戰?

天使墮落也好,魔鬼救人也好,不過是脫離想像的共同命運的現代化過程而已。

見工慘劇

有沒有這樣的見工經驗?
中途已經不想再說話,甚至乎有種「不如你放過我啦」的感覺,明知雙方都不適合,卻要勉強擠出更多的話題,最後還要滿面堆歡的說「有消息通知你」和「我等你消息」。

不知是不是荃灣太不利於我,最近兩次這樣的經驗都在此地發生,繼上次的裝模作樣怪後,剛遇到還沒睡醒先生。

OK,沒認真看閣下公司的業務是我不對,但請不要挑戰我的專業和年資......

他:老實說,你的年資不是這個數,何況上一份人工也不過是1x,xxx(跟「這個數」大概差三千)
我:(面已黑)但是十三個月糧
他:那...有沒有bonus?
我:有
他:怎計的?
我:有季度也有年度
他:那即是多少?
我:(已經不想說話)bonus不能確定的吧,不過作為參考,前兩年也是超過一個月的
他:(悻悻然)老實說,我們公司沒有雙糧的,但最近的bonus也有1.5個月
他:其實你聽了工作性質,你認為expected salary應該多少?
我(心想):不如你說你的expexted salary罷了

在雙方都沒有誠意下,實在不明白他還要問來幹嘛,最終隨便敷衍了一句便匆匆走人。

見工最煩的,就是討價還價的階段,
真不明白,如果工資一開始就無法讓人滿意,他們憑甚麼認為員工會願意長期安身於此?

婚禮上的集禮疑問

在舊同學的婚禮上,主禮在訓勉時說了一番話:「在2010年結婚而在同年離婚的,有60%」

即時,身邊的幾位舊同學不約而同地提出了類似的問題:
quote? source? reference? 政府已出了數據?

然後,大家相顧而笑,都是還在或剛完成進修課程的人,在paper和report間打混得久了,甚麼數字也要有根有據。

不在加勒比海的加勒比海盜

自從看過某大陸影評批評《讓子彈飛》缺乏荷里活電影的人道精神後,每次看美國片也總會留神這偉大的情操有否展現,而相信《魔盜王》系列定會讓那位影評人大失所望,裡面只有「君子遠庖廚」這類虛偽的自保,Jack面對自己所挑起的叛變悲劇,還有Angelica對暴虐父親的種種縱容,都在告訴我們:人只是不是親手殺的,就可永遠逍遙快活。並非想作道德批判,只是在個人主義下,不見得定會有人去拯救雷恩。

不談道德說宗教,倒欣賞電影三番四次對基督宗教開的玩笑,特別是結局西班牙人搗毁不老之泉一段,看網上有人說這是為了草草結局的反高潮,更覺它的嘲諷成功﹝雖然個人在這幕興奮得熱血沸驣﹞。對比十字軍和它的黑暗歷史,區區幾首艦艇、幾個海盜和肥腫難分的英國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玩笑而已,反而那位傳教士就真是褻瀆神明了。

不論是火燒廚子或是以水手作魚餌,黑鬍子都還有救贖的可能,一旦羞辱了心上人﹝魚?﹞,立即要被咀咒得萬劫不復,這與西班牙人最後所說只有神才能給予永生正好作個對比,西班牙人面對不老不死亦不曾動搖,傳教士實在太小眼睛小鼻子了。

每次看完魔盜王系列都有一股想重玩《大航海時代》或《海商王》,回想大航海時代每次來回歐美洲,實在無法相信那群海盜們可以輕易往來加勒比海和英國!

指槐罵桑之順民教育

國共應該挖角蘋果的marketing term來實踐她的愛國教育,全球最享受、最追求獨裁的民眾,非果粉莫屬,只要有包裝,如何專制的內涵也能成全民熱愛的信條。

一機專政
iPhone 是一款很偉大的電話,偉大之處是它的唯一性,曾經在報章專欄看到一位盲毛大言「世上電話就只有iphone和非iphone」,想想如果這話套在國共是怎樣:世上只有黨員和非黨員,多麼單純的二元思維。

樣板i
蘋果的iSomething是一套全方位的服務,只要有iTurns帳戶,它會照顧你一家大小、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需要,前提是你跟每一個別的iTurns帳戶使用同一套樣板、接受同一種分配。回看某大國當年的大鑊飯時代,每個人穿的、看的、說的,還不是依著黨的分配、照著領導的安排?雖然生活態度甚麼的有違無產階級的樸素生活,但i之世界內總是人人平等的。

最重要的,還是甘心情願
在i的世界內,每個人都感覺良好,即使給比下去,還能自傲地說「i don't care」,比某國睜著眼說大話有氣節得多了。

如此品質優良、忠貞不二的子民,大概連北韓都比不上,大國請金先生來訪還不如邀教主來學習洗腦的技巧。

列寧泉下有知,不知稍為開始欣賞資本主義呢?

第一齣完整看完的X-Men電影:X-Men: First Class

英雄是怎樣鍊成的

巧合地,又是美蘇冷戰,又是英雄救地球,在看《X-Men: First Class》時,不禁想到了《Watchmen》,這邊是Professor X,那邊有個Dr. Manhattan,連結局的狀況都是類似:因為更大的危機,對峙的雙方不得不合作對抗,不同的是《Watchmen》裡是Adrian的設計,而X-Men卻無心引致這個局面。

「每一個獨立主權的國家如果要控制人民的行為,使他們安分守己、溫馴聽話,使他們開車靠右、乖乖繳稅,最好的方式就是恐懼。」

來自《恐懼之邦》的段落,剛好解釋了兩齣電影的結局,未知的一切讓人恐懼,恐懼統治了每一個人,恐懼也讓世界變得平衡,沒有Dr. Manhattan在外太空時刻威脅,美蘇不會合作,沒有磁力王的野心,Professor X那邊的X-Men也不能生存,有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和平的世界裡,X-Men和Watchmen都是異物怪人,在亂世,卻是維和英雄。

有趣有是,假如未知讓人恐懼,X正是未知數的第一代表,所以取名X-Men的正義一方,注定是被恐懼對象。

依然是女人

除了個人主義和資本主義外,商業電影最常看到的意識形態要數性別處理:第一個反叛的,是女人;後來跟磁力王走的,也是女人;最終CIA高層的意見也是「女性不適合做探員」。

搖擺不定、三心兩意、易被感情左右,連自己都認定這是女性的特徵,是世代的作者的咀咒,抑或是自我實現的預言作祟?

假如我是蝴蝶女

如果我只有如此弱的能力:蝴蝶翅膀和機關槍,必定不會跟隨Shaw或磁力王建立異能人世界,要是全世界都是異能人,那本應是比正常人優越的能力立即變成在異能世界最弱的一群,世界從來都不會不比較,怪人與廢人,要怎樣選?

調景嶺站:一整個蠢材的設計

不知是否沾上將軍澳IVE的呆氣,整個調景嶺地鐵站的設計都充滿著一種愚笨的氣息。

入閘口和電梯

這裡只有一個方向的路面出口,面對著閘口,是一道相同方向的扶手電梯,不論電梯往上或是往下,都需要繞一段回頭的路,而且到達的不是車頭便是車尾,結果下車時一般都要走上好一段路才能出閘,設計者以為所有地鐵站都是人流稀少、一望無祭的嗎?只有這些簡陋的站才可以如此輕易走動的呀!

月台

往油麻地方向的月台上,僅得一行約三人的座位,在中間近車頭的地方,完全是一個資源短缺的偏遠地區的狀況。

巴士站

路線少也就算了,問題是它的排隊方向,車頭總是在距離接連鐵路站入口最遠之處,已經不只一次在這段距離目送車子離去!

大概是這區的居民太缺乏活動空間,而要把這個小小的鐵路站弄得冤路百出,個人而言,那是一個用盡千方百計也要令人遲到的愚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