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未黑的時候步出公司
辛勤的wall-E們還在遠方默默工作
這一刻,感動得想哭
在糟蹋掉一整個休息日以後
車子沿著夕陽開動
距離到家,尚有一又四分一小時
從去年初開始,一直進行著「每日一相」,原先只是作為一種自我實踐,讓自己在隨波逐流的生活中維持著一份堅定。一年過去,才發現得到的不只是365日堅持的滿足感,隨著每天的存貨增加,一些習慣和價值觀都有所轉變,對於畫面的美感、目的和風格,還有拍攝器材的選擇,都有別的一番體會。同時夾雜了學習、dérive和原來悲觀的情緒,讓記錄糾纏於豐富和無可無不可之間。
今年三月時候,知道了謝德慶和他的一年作品系列,受到「打咭」深深影響,於是同時升級了「每日一相」,多加一個動作,目前正在併行中。
像謝德慶這類充滿規則的演出,在別人看來是強迫症發作,至少個人是這樣認為,但回顧自已,便是一個小小的項目在維持一年以後也有所得著,大概他本人的感受更為深刻,可惜這種體會是難以言諭的,即使本人也要幾經疏理才好像是有所啟迪,假如有人說能夠解這種系列演出,相信大抵也是某種經自我演繹的誤解。
PS. 「每日一相」還持續著,只是不再公開發佈(已經不用以此推動),知道365的人還是知道的。
本來想發洩一下對mac的不習慣的,但經過連日來的折磨後,一切的怒氣都已被一種哭笑不得的無奈所取代,以下是對macOS的渴望清單:
(參照windows 7一至兩鍵就可以達成的功能)
1. show/hide desktop〔winkey+D〕
F11〔Expose〕跟winkey+D不同,Expose沒有minimize all的效果,隨便點其中一個application就會叫回所有的windows,對於清空desktop毫無幫助
2. ctrl+printscreen
不白明,在iOS是簡單功能的截圖,在macOS裡怎變了advance function?cmd+shift+4的功能在win7己經加入,macOS能不能反給一個ctrl+printscreen呢?
3. 8方向resize
不說win7己加入mac的頂天立地式maximize(在上邊或下邊double click),為甚麼如此大的mac mon只容許那麼一小角的resize?
4. explorer〔finder〕的address bar
不過是想把share folder的address給人而己
5. Home & End
mac的keyboard裡縱有Home和End鍵,但macOS的原生設定是不支援這兩個function的,forum有人說mac的Home和End本來就不是指line head和line end,那不要緊,只是好奇為甚麼要多弄這兩個鍵而又讓它時靈時不靈呢?
6. Uninstall
非必要其實也不想裝東西的,然而既有install,能不能給一個統一的uninstall方案,而不是偶爾能Launch uninstall偶爾卻要Open Terminal呢?
7. Delete file
反正mac的keyboard有兩個印著delete的鍵,可不可以分一個給Finder呢?forum裡有人說一鍵delete會讓「files never go back」,作為曾shift+delete過一個FYP的過來人,一鍵跟兩鍵是沒有分別的,只是手勢問題,何況,在dock上的垃圾筒應該是work的吧?
其實還有無數的個人習慣、獨立的program問題的﹝chrome尤甚﹞和中文輪入法問題,暫時只歸類為「我的問題」而勉強妥協,用windows那麼久,頂多也只是在adobe和game裡改key setting,真從沒想過改OS的key binding的,當然也沒想過keyboard的鍵是放著看的。
macOS就像是designer chair,中看不中用,而windows就像是牙醫椅,萬能但醜樣。
PS. 我知道以上問題都有「解決辦法」,只是為甚麼有一鍵不用而要二至三鍵?明明可內建卻要裝app?對mac user來說,open ternimal是不是天經地義的事?
在《邁阿密風暴》裡的大毒梟就作了這麼一個抉擇:一個是情婦兼金融顧問,另一個則是打仔左右手,當各執一詞的時候,女人絕對是先被放棄的那個。
劇情上,是毒梟看到情婦變心才有此決定,但難道他看不出左右手的私心嗎?當然看得出,不然他不會把女人送給男人,就像是那位不可知論者最初所作的,把女人安置到男人身邊,然後扯他後腳。
女人被稱為禍水不無理由的,男人的男性保鑣直到最後只有二人時,冷靜的推開主顧以身擋子彈,女人得悉被騙後不惜冒著槍林彈雨也要跟情人沒完沒了,女性作為歇斯底里的代表真是當之無愧。
所以毒梟率先放手,大概他放棄女人不是因為妒忌,而是了解一旦女人投入感情,不論能力如何跟男人看齊,最終也只有落得歇斯底里一途,把這狀況的女人送給想要毁掉的人才是上策。
﹝如果每個女人都必需經歷感情上的歇斯底里,無怪佛先生會認為女性畢生也渴望著陽具﹞
雖說是悠長假期,其實真正空閒的日子不多,先是功課和present就花了不少時間,再來還有加量了的外快,轉了數小時片的結論是:要換電腦,可惜最終因harddisk缺貨而作罷。假期裡,參觀了四次博物館,做了兩次dérive,搭了三次天星小輪,行了兩次山,陪父母飲了幾次茶,生活只是比上班的日子較輕鬆,卻一點也沒悠閒的感覺,只有娛樂的日子大概沒超過連續三日,現在回想也覺得有點可悲。
大概假期把作息都打亂了,再加上天氣太炎熱,上班前一晚竟然失眠,差不多天亮才勉強睡了一會,結果千辛萬苦才能起床。由於睡眠嚴重不足,上班途了差點倒下,後來在地鐵站向職員求救,本來只打算借洗手間嘔,誰知竟意外得到秘藥—和興白花油,繼上次肚痛後又被拯救了一次,雖然依然暈陀陀,但嘔意全消,實在應該考慮在包包長放一支。
千辛萬苦終於到達新公司,誰知上司竟外出開會去,而且合約甚麼的也沒有準備好,心想何必這樣急呢。被交帶上交帶了看公司剛頁和想一個活動頁,整個上午在不適和不安中渡過。午飯由於上司還沒回來,交帶的同事又沒那麼早,結果被使了上飯堂自行解決,一整個無奈。
下午上司回來後,交待了一點工作,當中包括social network update,雖然個人是很樂意,但總覺得有點對不起這個薪水,而且似乎在沒有請到人以前,他是自己動手做了,一個主管去做content update,怎樣看也不合乎成本。
半無所事事的情況下,終於等到下班時間,慢慢爬回家。吃過晚飯洗過澡後便急不及待衝上床,不知是否勞累過頭,竟然無法立即入眠,在床上想了一點前景問題,開始有些徬徨,有些無助,城市生活真不易過。
除了工時外,新工作的難題還有永遠用不慣的mac,而且似乎這家公司的pc規格很惡劣,windows更只有xp版,也就是說便是有bootcamp也沒得救了!
基本上,openrice上的劣評全是真的!
吃的是團購的任食,價錢是:$138+38(原價的加一) = $176@
事後,都不再信任飲食的團購東西,並不介意付出$180吃$180的東西,但不要告訴我可以用$140吃價值$380的東西,然後加$38小費而沒有服務!何況$180也不是小數目,可以到稻香吃兩次小菜晚飯,可以吃三次陳根記,也可以到和民吃三盤壽司,$180不是藉口捧出一盤又一盤船河到會食物的。
食物並不難吃,但也不是美味,幸運地,由於太飽滯,沒點最最最差的烏東,試吃朋友的一條,是粉的,比家裡幾塊錢一包的鳥東還不如。單就食物而言,如果台灣乾杯是90分,那香港乾杯大約是30,因為它所標的原價跟台版價錢相約,所以要求也是一樣的,想到台灣乾杯的豬五花,這個分數已是很克制。
還有一個小問題是openrice評論內沒提及的,就是座位安排了:
不幸地,對座朋友每次進出,我都要讓位,而且歸根究底,都是自助惹的禍哦。
有評論說及得上台灣乾杯,實在無法理解,難道台灣本土有盜版乾杯嗎
附上令人回味無窮的原裝乾杯的肉:
最近的生活有點沒節制,本來只是打算到ikea買雜誌架,但既貴且型狀不合所以放棄了,怎知最後在食物部買了這東西:
鹽味薯片
真是愈窮愈想花費,愈熱氣愈想吃煎炸食物!
晚上急不及待的以薯片送電視,但,太失望了,瑞典的薯片比香港卡樂B的還不如。
最大的問題一開袋便能嗅出:太重油味,不服氣地拿出一片,看一眼便知經過分油炸,再看看袋裡,還有部分焦了。吃吃看,油味、洋蔥味、有點酸,鹽味呢?薯味呢?
what the...! 沒有薯味的薯片,只能算是味精脆片,而且厚切更突顯了過分油炸的問題,它知不知道不是所有薯片都可以厚切的,卡樂b如此薄,不是浪得虛名的(雖然還是味精脆片,該說是味精薄脆)
還有那過分的洋蔥酸味,又不是酸忌廉,又不是醋,更不是蕃茄,酸來幹嗎?除了畫蛇添足外,真不知可以用甚麼來形容。(說不定其實是變了)
薯片,始終還是日貨可靠。
勞動節有點即興的被邀約到城門水塘,一直以為自己已走過多次,但直至到達起點,才發現原來還是第一次完成這路徑。
途中遇到很多馬騮,牠們雖愛跟人走,但尚算怕人,大眼小猴們都很可愛,不知是不是因為大家都是招風耳的原故,特別有親切感。
中段的道路分了兩邊,看地圖的選擇是:
1. 遠離水塘的大道,石屎路
2. 沿著水塘的小道,多灣,泥石地
開始選擇走大道,走不久便發現中伏,儘管路面如何平滑,但卻是依山勢起伏而要上斜下斜,還好中途有一次機會轉回小道。這根本就是一個騙局,小道分明是又好走又平坦!
過了起點,到達燒烤場,買了一支甜筒慰勞自己,正當在談論馬騮們似乎都只會望時,竟然有隻大東西從後跳出撞我肩膀,雖然很大力但還好牠沒用上爪子,為怕再被攻擊及圍攻,只好犧牲手上的甜筒>_<
事後回想,總覺得雪糕伯伯是刻意不提醒我們別到人少的地方的,為了被搶劫的人再去買!
除了馬騮的經驗外,今天還學懂了珍惜食水,水塘的水位超低呢!